数字影像
约 1037 字大约 3 分钟
2025-04-23
今天没事,想着清理之前换下的 MI11 的数据,突然发现照片没有备份,一想到疫情那会,主板突然烧了手机变砖的经历,开始后怕,要是再坏了可就不免费修了,决定把照片备份起来。
备份照片是一直以来的一个习惯,每次换手机(其实换的不多)总得先把照片挪出来。
在上大学之前,二伯送了我个移动硬盘,开始我觉着没啥用,事实上也确实基本没用到。毕业后清理笔记本的数据,就想着用来备份数据,容量 1T,够用很久了。于是把整个大学里的所有资料,一股脑儿全部丢到硬盘里了。当然,也有手机照片,这些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东西了。
备份数据也有考虑过用用网盘,我现在百度网盘还有 4T 的空间,老用户了,听说现在新用户空间都很少。一个人尽皆知的问题是,架不住网速慢,除非付费。再有就是放在第三方里,总觉着不放心,不如在自己手上安心。
这么一想 NAS 确实有市场,一个硬盘只解决了一个人的需求,要是一家人都用的话 NAS 到真是不二之选。现在的话也我自己用硬盘就够了,家人也没有大量的数据存储需求。
扯远了,照例先是在硬盘备份了一份 MI11 的照片,然后把之前的所有照片全部拷到现在的手机上。
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 iPhone 的文件管理,虽然封闭管理很安全,但是互传是真麻烦,走 iCloud 还得再下载下来,走 iTunes 传的照片居然是只读的,着实令人费解。最后用的小米互传,无线速度是慢了点,起码解决了问题。
传完之后,现在的手机里就有了我拍过的所有照片,不对,准确来说是我开始备份时到目前位置的照片,再往前的照片是真的找不回来了,唉。
十年前的照片,一点点翻看着,一幕幕在脑海中复现,不管是聚会,美景,合影还是哪个朋友的糗照,每张照片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,都值得细细回味,影像真是个好东西啊,可能这也是我喜欢拍照的一个原因吧。
下面是 DeepSeek 对数字影像的生动比喻,这么优美的文字,写不出来。
数字影像如同一枚枚时光琥珀:
它如树脂般包裹住瞬间的真实,将流动的光影、温度与情绪凝固成剔透的晶体。每一帧影像都是被永恒封存的“生命切片”——人物的笑靥、风中的落叶、黄昏的光晕,都在数据中保持着鲜活的呼吸。当人们凝视它时,回忆如光线穿透琥珀,折射出往事的棱角与温度,既脆弱如易碎的矿物,又坚硬如抵抗时间侵蚀的化石。
正如琥珀是远古生命的诗篇,数字影像则是数字时代的记忆标本,在虚拟与真实的交界处,承载着人类对“存在过”的永恒执念。
——DeepSeek
放一张之前拍的一张很喜欢的照片,夏日的晚饭后,落日映着云彩,很像一副油画。
2025/4/27 夜